史麥塔納:我的祖國

庫貝利克與他的祖國

製造商:太古
DVD編號:TAD-0003 
售 價:1200元(2DVD)
AC3-2.2 / AC3 5.1 / dts / 4:3 / 中英文字幕
長度:DVD-1(約116分鐘)•DVD-2(53分鐘)

☆六位指揮家演奏「我的祖國」紀念「布拉格之春音樂節」

☆捷克指揮家庫貝利克,離家42年,再度重回祖國珍貴影片

聽見布拉格的春天...

波西米亞的壯闊原野與莫爾道河淳淳的流水聲...

勾畫出史麥塔納心中自由的波西米亞大地...

DVD1  史麥塔納 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被稱為波西米亞音樂之父,與德弗札克、楊納傑克合稱捷克三大音樂家的史麥塔納於1874-1879年間完成的。1861年,放棄在瑞典的成功事業,史麥塔決定返回故鄉波希米亞,籌設一專門演奏捷克民族音樂的協會,準備以他的音樂才華,喚起國人的民族自覺,勇敢反抗外族統治政權。1874年10月,醞釀已久的想法終將跨出第一步,未料史氏卻因重病而雙耳失聰,但在他心中的音符仍如泉水般湧出,1879年,在雙耳全聾下,史麥塔納對國家民族的愛,轉為史上最長的交響詩--「我的祖國」。

 「我的祖國」是由六首樂曲是由 威瑟拉德堡、莫爾道河、薩爾卡、波西米亞的原野與森林、塔波爾、布拉尼克山所組成,分別描述波西米亞土地上,壯闊詩性的自然風景及千年不朽的歷史神話,這也是歷史上第一首以此形式描寫國家的音樂鉅作。百年來,這首曲子所散發的美感及詩性,仍能感動世界各地聽眾的心。

在本片包含前後兩段:

 第一段是介紹史麥塔納及其作品的歷史資料,並由著名的捷克及世界級指揮家與音樂家,談到他們對「我的祖國」這首曲子的看法;攝影師非亞拉也將「我的祖國」中所描寫的場景,利用七年的時間拍攝成作品。作品充分捕捉到史麥塔納所欲表現的波西米亞精神及魅力。

 第二段內容則是為了紀念昔日的「布拉格之春音樂節」所製作的紀念節目,六位指揮家指揮捷克愛樂或布拉格交響樂團分別演奏的「我的祖國」六段組曲。

威瑟拉德堡:1968年安傑爾指揮 捷克愛樂

莫爾道河:1981年紐曼指揮 捷克愛樂

薩爾卡:1995年佩塞克指揮 捷克愛樂

波西米亞的原野與森林:1999年馬克拉斯爵士 指揮捷克愛樂

塔波爾:1994年亞維指揮 布拉格交響樂團

布拉尼克山:1990年庫貝利克 指揮捷克愛樂

DVD2  庫貝利克  與他的祖國

 本片為介紹國際知名指揮家庫貝利克(1914-1996),在離鄉42年後,於1990年重回到重獲民主自由的祖國—捷克,庫貝利克以「反共楷模」的形象,在國人熱切期盼下,光榮回到布拉格,再度指揮捷克愛樂,於「布拉格之春音樂節」中,向全國觀眾演奏「我的祖國」,當時情景自是令人動容的。

 本片紀錄庫貝利克抒發其對祖國的感情及對自由、人權,與藝術家所應負的社會責任的想法。最值得注意的是,庫貝利克與捷克愛樂交響樂團排練時,對每一組曲的分析。由他所表達的言語,我們可以體會到庫貝利克對祖國的情感及對史麥塔納這首交響詩的看法。

 兩部影片,兩位捷克近代人物(史麥塔納與庫貝利克),為了自由,一個選擇加入,一個選擇離開。不論歷史對波西米亞,或是捷克,或是斯洛伐克的人民,做了多嚴格的考驗。但他們對於自由與尊嚴的追求,卻是未曾被磨滅的。 

似遠猶近的古典 音樂國度-波希米亞

音響論壇 主筆 藍昌松

 捷克與斯洛伐克,舊稱「波希米亞」。這兩個國家位於東歐的內陸,如果在地球儀上觀看,會發現它大約是在中歐的西側。目前,他們已經各自獨立成為兩個國家,但是一般人卻總是只想到「捷克」這個名字。

 「捷克斯洛伐克」這個詞使用於1918年到1990年之間。1993年之後,因為人種上的差異,雙方決定各走各的路,因此正式成為「捷克」與「斯洛伐克」這兩個國家,他們有屬於自己國家的錢幣,有屬於自己國家的旗幟,但是在文化上至今還頗難完全脫離。

 現在我們提到「捷克」這兩個字,第一個想到的還是那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脫離奧匈帝國的新興國家;而在音樂上則會想到「波希米亞」這個詞。

 波希米亞音樂是非常特別而且具有與眾不同魅力的,就如地理位置一樣,波希米亞的音樂文化也是免不了被德奧以及俄國相互感染。不過,相較於波蘭,波希米亞的音樂明顯受到德奧感染較多,他們很早就使用長、短兩調的傳統作曲法。西歐流行的事物,他們也不免俗的跟著流行,其中以古典音樂最廣為人知的,莫札特的許多作品選擇了波希米亞的重鎮--布拉格首演,《念故鄉》的原作曲者德弗札克也是來自於這個國度。波希米亞,讓我們聽來有一點遠,但是實際上它就在你我之間。

淺談捷克音樂史

 最早的記載是從11世紀基督教手稿開始的。根據文獻指出,當時民間已經有詩歌的演唱活動,這些歌曲多半夾雜著宗教性質或是歌頌元首,例如《請主可憐我們》、《聖瓦玆拉夫》之類的曲子。

文藝復興時期至啟蒙時期

 13世紀開始,音樂活動首次提供酬勞︰教堂請來少數「音樂給費生」負責演唱詩歌。當時的國王瓦玆拉夫二世,則有自己專屬的宮廷演唱家(這位歌手叫做Heinrich Frauenlob),作為娛樂演唱之用;貴族「盧森堡家族」也有一位私人歌手Guillaume de Machaut負責演唱。不過這種養歌手的風氣並沒有在波希米亞地區成為時尚。在卡雷爾四世(Karluv IV)統治之下的14世紀,開始流行影響歐洲非常深遠的學生之歌以及舞蹈。15世紀的胡斯戰爭可以說是波希米亞地區音樂峰迴路轉的時期,因為戰爭的關係,許多音樂家開始創作大量的軍歌。戰後,波希米亞王國落入哈布斯堡家族掌控之中,音樂文化獲得前所未有的交流,古老波希米亞的音樂傳統遂得以與其他民族之間融合成一股新生命。

 16世紀末至17世紀之間為波希米亞的音樂的第二次高峰期,由魯道夫二世所領導的尼德蘭樂派在宮廷以及民間獲得開花結果。魯道夫二世為當時的執政者,尼德蘭樂派為他所提倡的音樂團體,為了普及自己的喜好,魯道夫二世努力的推廣音樂,並且讓它們流傳到民間。興盛到極點的波希米亞音樂,在17世紀的30年戰爭(1618-1648年)中首次衰退,30年戰爭又名宗教戰爭,是歐洲宗教改革的轉捩點,戰爭之後的波希米亞成為奧匈帝國的一分子,在文化上再次的與西歐融合。這段期間,許多反對貴族制度的作曲家被監禁,最後還被斬首,波希米亞音樂文化因此衰退。當時知名的音樂教育家如Jan Dismas Zelenka(1679-1745年)、Jan V.A. Stamic(1717-1757年)、Franz Benda(1709-1786年),為了保住生命紛紛逃離該地區,至國外尋求避護。

 具有明顯分別的新興歌劇,也是波希米亞音樂的一個突破,這種音樂對於初期巴洛克音樂的型成具有非常大的貢獻。18世紀之後,波希米亞的音樂為之一振,許多具有影響力的作曲家紛紛於此時與國外音樂家分享音樂心得,義大利的歌劇團也積極的與波希米亞交流,盛況空前浩大。不過音樂交流方面,還是以18世紀晚期,莫札特活躍於布拉格最為人稱道。

 進入19世紀,浪漫樂派作曲家韋伯的出現影響波希米亞最大。他在擔任劇場樂長的三年之間創設了許多音樂學院,對於布拉格的近代古典音樂做了非常大的啟蒙。這些創舉使得後來的著名作曲家如李斯特、華格納、蕭邦等人,都將波希米亞重鎮布拉格視為必經之處。

19世紀之後

 1826年,波希米亞第一齣歌劇誕生,這部歌劇是作曲家Frantisek Skroup(1801-1862年)的《焊補之家》(Dratenik)。19世紀後半,合唱協會、藝術協會如雨後春筍一般的出現,歌劇院也紛紛開幕。整個波希米亞,尤其是主要城市布拉格,進入一個嶄新的音樂世界。知名作曲家史麥塔納、德弗札克、揚納傑克等人就在這股風氣的滋潤之下創作出許多優秀的作品。

 進入20世紀,波希米亞音樂發生變動,作曲家數量逐漸減少,但是演奏家卻相對的增加許多。共產政權入侵之後,這些演奏家逃亡海外,在民族性刺激之下,這些演奏家的音樂風格特別融入思鄉情節,這也成了唱片產業大興之後,波希米亞音樂文化的一個共同特徵。 

波西米亞音樂之父:史麥塔納

--吳為林

 雖然德弗札克是捷克籍音樂家中最富盛名的,不過真正說到捷克現代音樂的開山祖師爺,還是非「波西米亞音樂之父」史麥塔納(Bedrich Smetana)莫屬。

 雖然在史麥塔納之前,波西米亞也出了不少優秀的音樂家,但史麥塔納是第一個在音樂中充分表達、運用、融合了當地的民族音樂要素,從而使得波西米亞音樂自成一家,在國民樂派中佔了一席之地。

早年生涯

 生於1824年3月2日的史麥塔納是家中的獨子。父親是當地一家小旅館的老闆,同時也是一位業餘的音樂家。

 史麥塔納也算是早慧型的音樂家,自幼就表現出過人的音樂稟賦。當別的小孩還在「小貓叫,小狗跳」的稚齡時,他就已經能在弦樂四重奏團中擔任小提琴部,並獨自舉行鋼琴演奏會了。不過史麥塔納的父親始終認為音樂這行飯不是長久之計,因而雖然他給予了小史麥塔納早期的音樂啟蒙,卻一直不肯資助他兒子接續的音樂教育。不過史麥塔納也是那種「素有大志」型的音樂家,在沒有受過正規音樂教育的情形下,還是照樣作曲不誤,努力朝自己的理想勇往直前。

 一直到了19歲,史麥塔納才在父親的首肯下,接受到正規的音樂訓練,並以教授音樂餬口,但一直未獲得成功。之後他興起創辦音樂學校的念頭,於是寫信向當時的鋼琴大師李斯特請求援助,並將自己第一首作品題獻給李斯特。後來學校終於開成,也出了不少優秀的學生,如著名的德弗札克。

轉機

 1848年,捷克向奧地利發起了一次獨立革命運動,不過並沒有成功。史麥塔納由於同情愛國志士,被當局懷疑達數年之久。加上喪女的悲痛,於是他在1856年接受了瑞典「哥德堡管弦樂團」的聘請,擔任該團的指揮。他在指揮之餘,並寫作了三首交響詩及大量的鋼琴曲。

 1861年史麥塔納重回布拉格,立即協助籌建了一個致力於民族音樂的協會。「臨時劇院」於次年開幕,是專門為了演奏捷克音樂而成立的。史麥塔納並在1863年,為「臨時劇院」創造了生平第一齣歌劇:《波西米亞的布蘭登堡人》(The Brandenbergers in Bohemia)。之後他又發表了《交易新娘》(Bartered Bride),這也是他最成功的一部歌劇,迄今還經常出現在國際曲目上。

遲暮

 之後史麥塔納推出的歌劇《達利波》(Dalibor)《黎布沙》、(Libuse),由於遭到有心人士的破壞,使他成為大眾攻擊的對象。史麥塔納失望之餘,同時神經系統也出了問題。

 1874年,史麥塔納發現自己和貝多芬一樣失去了聽力,於是辭去了布拉格歌劇院指揮的職務,繼續從事作曲。後來他又如同舒曼一般得了精神病,他在1884年被送入精神病院,並於當年的5月12日病逝於當地。

作品與風格

 史麥塔納對於捷克音樂的現代化,可說居於首功。在他的作品中,自然的將傳統音樂融入,作曲家佛漢.威廉士曾表示:「史麥塔納之受惠於民族音樂當屬最上乘的一種-潛意識的方式,他並不需要用到『取借』的方式,因為他承續著源遠流長文化傳統。」

 史麥塔納最著名的作品,當屬由六篇交響詩所組成的組曲《我的祖國》(Ma Vlast)。包括了:《威瑟拉德》、《莫爾道河》、《薩爾卡》、《波西米亞的草原與森林》、《塔波爾》、《布拉尼克山》,其中以《莫爾道河》一曲最為著名。另外,e小調第一號弦樂四重奏《我的生涯》(From My Life)也是歷久彌新的傑作。歌劇作品方面,當然不能錯過《交易新娘》,此劇堪稱史麥塔納以及波西米亞音樂的代表作。

和平與自由的紫丁香--布拉格之春

--藍昌松

 一般人對於「布拉格之春」(Prague Spring)的概念多半來自於電影《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輕》(Nesnesitelna Lerkost Byti,註一),或是1968年的政治改革運動吧?「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到底是從何而來呢?它又有什麼特殊之處呢?

 以下列出45年來「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重要大事:

 1946年5月11日 捷克愛樂創立50週年紀念,為了要有一個可以媲美其他國際音樂節的活動,舉辦了第一屆「布拉格之春」,國外一流音樂家踴躍參予盛會。

 1948年 揚納傑克逝世20週年紀念。2月時共產政權革命,國情一度緊張,指揮家庫貝力克逃亡海外,不過音樂節照常舉行。

 1949年 法國作曲家奧乃格參加演出,並且在音樂會指揮自己的作品。

 1952年 音樂節首次於5月12日舉行,該日為作曲家史麥塔納的忌日,從此「布拉格之春」即於此日舉行。開目曲為《我的祖國》,閉幕曲則是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這也成了往後「布拉格之春」的不成文規定。

 1953年 這一年被稱為「捷克音樂年」,(史麥塔納誕生130年、德弗札克逝世50週年以及揚納傑克誕生100週年),演出曲目也青一色為這三位作曲家的作品。

 1960年 捷克「解放」15週年紀念,蕭邦誕生150週年、馬勒誕生100週年紀念,在政府刻意安排之,更顯音樂會之熱鬧。

 1961年 布拉格音樂學院創立150週年。著名指揮家史托考夫斯基首次與會、作曲家亨德密特安排自己的作品演出。

 1962年 破天荒的安排了普羅高菲夫全部歌劇作品演出。

 1966年 為紀念於20世紀逝世的作曲家,此次演出全部為現代音樂作曲家作品,鋼琴家魯賓斯坦、李希特初次參加演出。

 1967年 蘇維埃革命50週年紀念,俄羅斯現代作曲家作品成為音樂會歌功頌德的犧牲品。

 1974年 經過多年安排,終於於該年讓史麥塔納的所有歌劇作品搬上舞台演出。

 1975年 捷克首部歌劇《Dratenik》上演150週年紀念。

 1978年 以斯洛伐克愛樂做音樂會的開場。當年為揚納傑克逝世50週年紀念,所以演出他的所有歌劇作品。

 1982年 《我的祖國》全曲演出100週年紀念。

 1983年 捷克大指揮家Tarihi誕生100週年,市政府特別於史麥塔納音樂廳的市公會堂前豎立他的銅像以玆紀念。這一年也是國民歌劇院再運作100年的日子。

 1984年 首次由外國指揮Matacic詮釋《我的祖國》演出。

 1987年 莫札特《唐喬萬尼》初演200週年紀念。

 1990年 共產政權垮台之後的首次音樂會,庫貝利克回到祖國主持開幕演出,曲目為《我的祖國》,捷克鋼琴家法庫茲尼也重回祖國參予演出。伯恩斯坦則以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作為這次音樂會的閉幕曲。

 1991年 德弗札克誕生150週年紀念,上演他的五部歌劇。莫札特逝世200週年紀念,特別安排演出他的多首曲子(尤其是在布拉格時期的作品)。

音樂節的四大論點

 由以上簡短的歷史資料中,我們可以發現到「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具有以下四個特點︰

 第一、民族性濃厚︰曲目可以說都以捷克作曲家的為主;指揮家、器樂家也幾乎都是捷克人,樂團就更不用說了,只要是需要使用到管弦樂團的場合,捷克愛樂管弦樂團一定到場。由開幕曲《我的祖國》也可以顯示出他們對於祖國的熱愛。

 第二、對史麥塔納推崇備至︰對於「捷克音樂之父」史麥塔納的音樂特別關愛,每一年的開目曲都是他的《我的祖國》。

 第三、莫札特的作品演出頗多︰由於莫札特曾經旅居布拉格一段時間,創作多首相關曲目(如《布拉格》交響曲等)或是舉行首演(如歌劇《唐喬萬尼》),因此捷克人對於莫札特也有一番感情,只要有機會就會安排他的作品演出。

 第四、政府參予佔了一定因素︰捷克有40年的時間是在共產制度中生存,因此蘇聯當局都會介入該音樂節,政治上已經是附庸,音樂文化上也脫離不了關係,可以說是雪上加霜。許多與音樂節無關的作曲家、曲目都會趁機成為音樂會的主角,即使是捷克政府也無能為力。

 不過,這一切在共產政權瓦解之後都有極大的改變。俗稱「絲絨革命」(Veludo Revorution)的1990年政變,造成捷克邁向民主新紀元,「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除了繼續獲得政府的大力支持之外,許多企業團體也爭相贊助該音樂節。原本共產制度崩潰後的經濟亂象,並未影響到音樂節的演出品質,來

 自世界各地的聽眾、觀光客更是帶動經濟的復甦。蘇聯當局瓦解之後,不再涉足該音樂節的演出,因此曲目顯得更為「乾淨」,但是「布拉格音樂節」對於捷克音樂卻是始終如一,革命至今邁向第十個年頭,曲目依然以捷克作曲家為主。由「布拉格之春」音樂節可以印證捷克人的民族性極為強烈。

音樂節的型式

 音樂節的演出日期固定在5月12日,那是「捷克音樂之父」史麥塔納的忌日,當天早上十點,會於Vysehrad(意為高城)墓地的史麥塔納之墓舉行追悼儀式。下午三點於布拉格大學本部講堂說明該年音樂節內容,晚上八點於總統夫婦到場後,演出《我的祖國》。這段期間(每年的5月12日到6月4日)布拉格的主要音樂廳(如史麥塔納廳、國民劇場、聖維多大教堂等等)都會有相關的音樂活動。近年來,由於大幅度文化開放,所以世界各國的樂團也可以自由參加音樂節演出。1949年開始在音樂節舉行之前,會有一個國際音樂大賽,以五年為一週期,分為指揮(1995年)、木管(1996年)、小提琴與銅管(1997年)、鋼琴與弦樂四重奏(1998年)、大提琴、管風琴與大鍵琴(1999年),參加資格為30歲以下。

 音樂節還有一個裝飾上的傳統︰為了紀念「美麗的五月」,布拉格居民會將採收得來的紫丁香、七葉樹佈置在布拉格街道。當然,最重要的會場德弗札克廳更是被這兩種植物所包圍,音樂廳的管風琴左邊豎立著巨幅捷克共和國的國旗,右邊則是印在藍布上的小提琴孔f標誌。音樂會的目的則是為了「期望諸民族間能夠和平與友愛」。

 當年的「布拉格之春」革命運動,因為激進改革派不滿於國內經濟停滯不進而發起,這個改革運動因此造成人民對共黨政府嚴重不滿。1968年,華沙公約組織的軍隊強行進入布拉格市區廣場鎮壓示威群眾,使得這個原本可以帶給捷克民主一絲希望的運動在悲劇之中收場。愛好和平是人類的天性,捷克人民將對和平的渴望寄託在音樂上……

 或許,只有親自參予才能體會這份忠於和平與自由的刻苦銘心吧!

本節目六位指揮家介紹

安傑爾 Karel Ancerl  (1908-1973)

指揮樂章:威瑟拉德堡
演奏時間:1968年
樂團:捷克愛樂

 安傑爾首次指揮捷克愛樂是在1930年。但一直到從布拉格音樂學院指揮與作曲碩士班(師事泰利希)畢業後,他與捷克愛樂的合作才逐漸頻繁。不料,二次大戰期間,他被關進納粹集中營,而中斷了正起步中的音樂生涯。在集中營其間,他依然沒有放棄音樂創作工作,也成為從集中營中存活下來的極少數人之一。大戰結束後,安傑爾與布拉格歌劇院及布拉格電台交響樂團有些短期合作。

 1947年,安傑爾加入捷克愛樂。1950年因為庫貝利克的離開,而被指派為捷克愛樂藝術總監暨指揮一職直到1969年。在捷克愛樂近20年的時間,安傑爾大幅提升樂團水準,並拓寬樂團的演出曲目,也錄製許多音樂專輯,到目前為止,仍有許多專家認為,安傑爾的錄音是該團百年來最佳的錄音版本。

 除了提升樂團演奏水準之外,安傑爾也突破重重困難,帶領當時已經被共產黨統治的樂團走進國際舞台:1959年,帶領樂團走出國內及當時的蘇聯,遠至澳洲、紐西蘭、日本、印度及中國大陸,進行數月的巡迴演出。1965年樂團首度到美國及加拿大巡迴演出。1969年,在指揮過「布拉格之春音樂節」開幕音樂會後,安傑爾結束在捷克愛樂的任期,移民加拿大,並主掌多倫多交響樂團,1973年去世於多倫多。

紐曼 Vaclav Neumann (1920~1995)

指揮樂章:莫爾道河
演奏時間:1981年
樂團:捷克愛樂

 1944年,畢業於布拉格音樂學院,主修指揮,副修小提琴。曾創辦著名的「史麥塔納四重奏」,加入捷克愛樂初期擔任的是中提琴手。

 1948年3月7日,因為當時指揮庫貝利克生病,而臨時拿起指揮棒,這也是他第一次指揮捷克愛樂。同年,庫貝利克移民後,紐曼遂被樂團調職為指揮(1948-1950)。1950年後,紐曼離開捷克愛樂,在柏林Komische劇院樂團、布拉格交響樂團、瑞士leipzig市Gewandhaus劇院、及德國斯徒加特歌劇院中都任職過音樂總監等職。

 1963年,命運使然,加上在外的歷練,讓他又回到捷克愛樂擔任指揮工作,1969年安傑爾離職,紐曼遂順理成章的成為首席指揮,長達22年。紐曼也曾以個人身分,到過奧地利、德國、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瑞士等國演出。

 紐曼最擅長的當然還是捷克音樂,特別是德佛札克的交響作品。其他如史麥塔納、楊納傑克及馬替奴也都是他最愛的捷克作曲家。另外,紐曼對馬勒的交響曲作品詮釋也是相當的優秀。1995年9月2日去世前,紐曼才剛完成馬勒的第九號交響曲錄音工作。

佩塞克Libor Pesek

指揮樂章:薩爾卡
演奏時間:1995年
樂團:捷克愛樂

 畢業於布拉格藝術學院,師事史麥塔克,主修指揮。

 畢業後沒多久(1950年),他組成Chamber Harmony室內樂團,並巡迴國際演出及錄製專輯。隨後幾年,他也接任Sebastian交響樂團、North Bohemia樂團指揮。

 1970-1977年,擔任Pardubice地方Chamber 愛樂指揮,也曾是荷蘭Leeuwardenu Frysk樂團數個樂季的首席指揮。佩塞克首度與捷克愛樂合作是在1972年。1981-1990年則擔任該團終身指揮,1987-1997

 擔任英國皇家利物浦愛樂交響首席指揮,1990年開始擔任布拉格交響樂團客座指揮,1997年受英國皇家封為英國榮譽騎士勳章。

馬克拉斯爵士Sir Charles Mackerras

指揮樂章:波西米亞的原野與森林
演奏時間:1999年
樂團:捷克愛樂

 馬克拉斯爵士生於1925年,為澳裔美國人,是捷克指揮大師泰利希門下著名的學生之一。1993年受封為英國皇家愛樂首席客座指揮之榮譽;最近也因為其畢生奉獻於傑克音樂及捷克愛樂,而受捷克愛樂聘為首席客座指揮。

 馬克拉斯爵士1966-1969年,擔任德國國立漢堡歌劇院第一指揮;1970-1978年英國國家歌劇院(前倫敦saddler wells),及1987-1992年威爾斯國立歌劇院音樂總監。

 馬克拉斯相當擅長於詮釋捷克音樂,不論是楊納傑克、馬替奴、史麥塔納 、德佛札克或是蘇克,他都有精闢切深入的研究,尤其是楊納傑克的作品,更是專精,還曾與維也納愛樂一起錄製過楊納傑克的所有歌劇作品,並因此獲得與多獎項。

 為了表彰他對音樂的貢獻,英國約克大學、牛津大學、諾丁漢大學及捷克的布魯諾大學都曾分別贈於他榮譽博士學位,1979年英國皇家也因此貢獻封他為皇家騎士;1996年捷克則頒給他一個金質獎章;

  祖國澳大利亞也在1997年頒給他榮譽爵士之位。

亞維Neeme Jarvi

指揮樂章:塔波爾
演奏時間:1994年
樂團:布拉格管弦交響愛樂

 愛沙尼亞最有名的指揮家之一。亞維,1960年畢業於列寧格勒音樂學院,是愛沙尼亞塔林電台室內樂團的創辦人之一及藝術指導。1963年,亞維被指派為愛沙尼亞電台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同時兼任國立歌劇院(原名:愛沙尼亞蘇維埃社會共和國國立歌劇暨芭蕾劇院的首席指揮及藝術指導。

 1979年,亞維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指揮柴可夫斯基的歌劇「尤金奧涅金」;1980年與家人移民美國,當時IMG與哥倫比亞這兩家主要的藝術經紀公司立刻向他送上經紀合約,證明亞維在西方世界的重要性。亞維曾指揮過紐約愛樂、費城愛樂、舊金山愛樂和辛辛那堤愛樂、古騰堡愛樂、皇家蘇格蘭交響樂團、日本愛樂、底特律交響樂團等。其中皇家蘇格蘭交響樂團還在1990年,列名其為終身桂冠指揮。從2000年開始,亞維也在祖國愛沙尼亞開成立國際性的大師班。亞維錄製過的音樂專輯已經過360張,是世界上錄製專輯最多的指揮家之一。

庫貝利克 Rafael Kubelik (1914~1996)

指揮樂章:布拉尼克山
演奏時間:1990年
樂團:捷克愛樂

 19歲首次指揮捷克愛樂,1936年正式成為一位指揮家。

 庫貝利克的父親(Jan Kubelik)是一位業餘小提琴家,曾在布拉格音樂學院修過小提琴、作曲及指揮。兒子的成就則是青出於藍。

 從1937年-1939年,他指揮捷克愛樂巡迴英格蘭、比利時、義大利;1939年十年25歲的庫貝利克成為Brno歌劇院兩季的總監。在這期間,他指揮過史麥塔納的「交易新娘」、楊納傑克的「繼女」、莫札特「魔笛」和白遼士的「特洛伊」。1942年,泰利希離開布拉格國家劇院後,庫貝利克即被邀請成為該團首席指揮。

 1948年,共產黨統治捷克,庫貝利克不願意在獨裁政府下生活,決定離開自已熱愛的祖國,離開捷克後他的第一份工作為芝加哥交響樂團指揮(1950-53),其後是倫敦柯芬園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維也納愛樂及以色列愛樂指揮等職。1961年,庫貝利克接受巴伐利亞電台交響樂團之邀,擔任首席指揮一職,並在德國慕尼黑居住長達18年之久。

 但從1985年開始,庫貝利克因為健康因素停止所有指揮工作,將生活重心轉至作曲工作。1990年,蘇聯政權瓦解,捷克重獲自由,庫貝利克終有機會回到分離42年之久的祖國,並於「布拉格之春音樂節」的開幕音樂會上,再次指揮捷克愛樂演奏史麥塔納的「我的祖國」。這次重返祖國,庫貝利克獲得全國上下人們的歡迎,因為他被視為一個反抗共產主義的模範。

庫貝利克是捷克愛樂榮譽首席指揮,布拉格榮譽市民、查爾斯大學亦封他為榮譽博士之職。 

本文資料由--太古國際多媒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