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Ⅰ 製造商:太笙唱片 製造商:太笙唱片 |
|
劉漢盛總編100榜單 入選原因: 不要以為男低音都是西方人的天下,我們台灣其實也有一個郭金發。 郭金發的低音厚實飽滿自然,兼有溫和的震撼力,唱起台灣民謠來特別有一種別人難及的憨厚韻味,充分表現出老一代台灣人的特質。在今天台灣年輕人已經忘卻民謠而跳起黑人街舞的時代,或許這張CD中的十二首台灣民謠可以喚醒年輕人心中的稻香味。 當然,這張台灣人所以會入榜不只是郭金發的歌聲,還有張弘毅的編曲以及王基光的錄音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難 關: 第一首(其實應該說每一首)的腳踩大鼓與貝司同步合奏的低頻厚不厚?沈不沈?如果不厚不沈,那麼郭金發的聲音保証也就不夠厚。 第三首郭金發的歌聲又低又厚音像又大又凝聚,您能感受到這些美感嗎?第四首郭金發的低沈喉音會發出震撼感,您聽得出來嗎?這一首曲子弦樂群之外的其他樂器的質感也錄得很好,弦樂群則有錄音室錄音不夠自然的小缺點。 其實,在每一首曲子中,郭金發的歌聲都會有低頻的震撼力,那種震撼力既低沈又溫和,這是非常迷人的特質。 ◎音響論壇 劉總編有關台灣人的LP評論 ◎蔡克信醫師facebook評論 郭金發〈台灣人〉系列黑膠唱片新刻 終於盼來這兩輯黑膠唱片,1988年的數位錄音,可以歸納出幾個特點: 01.台灣二十世紀前半葉傳統民謠或創作歌謠,既反應時代又感人肺腑,百聽不厭。 02.主唱的郭金發先生(1944-2016)有「寶島低音歌王」,「台灣法蘭克永井」稱譽,雖無緣金曲獎,無損家喻戶曉的歌藝。他的聲嗓圓潤飽滿,自然溫暖,純樸低域,不刻意裝飾炫技。這二張專輯正是近五十歲的極成熟作品。
04.兩輯分別在白金與冠音進行的數位錄音(有類比盤帶備份),分別由葉垂青與王基光探刀,人聲與烘托樂器合理比例混音,營造自然音場,非許多標榜發焼唱片之誇大扭曲可以比擬。 05.三十年前首發,以CD為主,第一輯有少量電台試播版黑膠,未正式發片,第二輯正式壓片印行。這次製作人姚厚笙老師特別以珍藏1/4吋二軌15IPS數位及類比盤帶,在白金録音室重製數位母檔,交由日本東洋化成精刻,並且特別以懷舊的140gm,而非現代復刻常用的180gm膠片壓製。 06.此次新刻,音質版質都極為優秀,背景寂靜且一無刮片炒豆雜訊。第一輯較透明,定位層次清晰,第二輯稍溫暖,音場更寬,具舞台現場感,兩輯用到許多弦樂,無數碼聲,低音貝斯的撥彈清楚量適,偶有的鼓擊亦探底極低。只加少量人工迴音。 07.比較之前出版的CD,XRCD,CD較近LP的自然音域動態,LP則有更活生實體的魅力,XRCD可見修飾。LP因考量AB面平均,曲序不同於CD! 08.這套是台灣歌謠名盤,CD已經相當傑出,如果你聽黑膠,值得收藏! |
![]() |